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家蚕品种对核型多角体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83-2019《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鉴定方法》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NPV)的抗性鉴定程序。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家蚕品种在饲养过程中对NPV抗性的测定。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家蚕对疾病的抵抗力,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 核型多角体病:由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家蚕急性传染病。
- 抗性指数:衡量家蚕对NPV抵抗能力的一个指标。
3. 试验条件:
- 温湿度控制:试验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进行。
- 饲养环境:确保无其他病原干扰,使用清洁的桑叶喂养。
4. 试验设计:
- 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至少30头蚕,重复三次以上。
- 接种方式:采用人工接种法,将一定浓度的NPV悬浮液滴加到蚕体上。
5. 观察记录:
- 发病率:统计发病个体数量占总样本的比例。
- 死亡率:记录从感染开始至观察结束期间死亡的蚕数。
- 抗性指数计算:利用公式RI=(C/E)×100得出,其中C为对照组发病率,E为实验组发病率。
6. 结果分析:
- 根据抗性指数判断家蚕品种的抗病水平。
- 将结果分为高抗、中抗、低抗三个等级。
7. 报告撰写:包含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等内容,并附上详细的统计数据表格。
此标准为评价家蚕抗NPV能力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家蚕养殖业的整体健康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