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牛育肥场建设的基本要求、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建筑与设施、环境保护及防疫设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肉牛育肥场的建设。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Beef Cattle Fattenin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7T 423-2019《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肉牛育肥场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
标准要求肉牛育肥场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且背风向阳的位置,同时需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场区布局
根据标准,肉牛育肥场应当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包括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其中,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下风向,并与生活管理区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交叉污染。此外,各功能区之间应设置有效的隔离设施,如围墙或绿化带。
畜舍设计
畜舍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标准指出,每头肉牛所需最小面积不得少于6平方米,并建议采用双列式排列方式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畜舍内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和保温措施,确保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科学喂养的重要性。例如,饲料配方需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保证营养均衡。另外,还应注意定期清理圈舍卫生,及时更换垫料,以及做好防疫工作。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现代养殖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要求,比如建立专门的粪便储存池,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能为企业节约资源成本。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肉牛育肥场建设规范》从选址到日常管理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促进当地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