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组织与实施、调查内容及方法、调查报告撰写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nimal Diseases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17.1-2019《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第1部分 总则》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为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或疑似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对象,即河南省内所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动物疫病。
二、术语和定义
1.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指在动物疫病暴发后,为了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及影响范围而开展的快速调查活动。这一定义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性质,即在疫病暴发初期迅速获取关键信息。
2. 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这是确定疫源地的基础,也是采取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
3. 疫区:指以疫点为中心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通过划定疫区可以有效控制疫病扩散,防止疫情蔓延。
三、调查原则
1. 及时性:要求调查人员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及时性是确保调查效果的关键,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2. 科学性:强调调查过程应遵循科学方法,采用可靠的数据采集手段和技术分析工具。科学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合法性:规定调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合法性保障了调查工作的合法合规性,避免因程序不当引发争议。
四、调查内容
1. 基本情况:包括疫点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养殖规模等基本信息。这些数据有助于全面了解疫病发生的背景条件。
2. 病情描述:记录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死亡数量等情况。病情描述为判断疫病类型、评估危害程度提供依据。
3. 流行特征:分析疫病传播方式、速度及影响范围。掌握流行特征有利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
4. 风险因素:识别可能导致疫病发生的风险源。风险因素的识别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疫病再次发生。
五、调查方法
1. 现场勘查:通过实地走访查看疫点状况,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场勘查是获取直观信息的有效途径。
2. 访谈调查:与养殖场主、兽医等相关人员交流沟通,获取间接信息。访谈调查能够补充现场勘查无法获得的信息。
3. 实验室检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实验室检测是验证假设、确认诊断的重要手段。
六、调查报告
调查结束后需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建议等内容。调查报告不仅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文件,也是指导后续防控工作的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