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Title:Quality Standard for Peanut Full-process Mechanized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43-2019《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花生从种植到收获的机械化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作业前准备
标准要求在作业开始前,应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具体包括:检查拖拉机、播种机等设备的传动系统是否正常运转;确认播种深度调节装置准确无误;检查排种器是否有堵塞或损坏现象。此外,还应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沟器类型,并调整好行距和株距参数,以满足种植需求。
播种作业
对于播种环节,标准明确规定了播种密度、覆土厚度及镇压强度等技术指标。例如,在平原地区,推荐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其中宽行间距为75厘米至80厘米,窄行间距为35厘米至40厘米,每穴播种量控制在两粒左右。同时强调要保证种子与肥料分开施用,避免烧苗现象发生。另外,为了防止地表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出苗率,建议在播种后及时进行轻度镇压处理。
病虫害防治
关于病虫害防控部分,本标准提出应采取综合措施来进行管理。首先提倡使用抗病品种作为基础手段;其次可通过轮作倒茬来减少病原菌积累;再次鼓励采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喷洒,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当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时,则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配比药物浓度并均匀喷雾覆盖整个植株表面。
收获作业
收获阶段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之一。标准指出,当大部分荚果成熟且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即可开始机械收获。收获机具的选择需考虑田间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等因素,并做好调试工作使割台高度适中以免损伤植株根系。脱壳后的干果应及时晾晒直至水分含量稳定在安全储存水平(通常不超过8%)方可入库保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花生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不仅涵盖了从耕整地到最终产品储藏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