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基质配制、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标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Vegetable Organic Matter Tray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DB4117/T 230-2019)是由河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为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该标准适用于以有机质基质为主要材料的蔬菜穴盘育苗生产,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苗基质的选择与配制
标准中明确规定,育苗基质应选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质材料,如腐熟的作物秸秆、泥炭、椰糠等。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以及适宜的酸碱度。具体来说,基质的pH值应在5.5至7.5之间,EC值(电导率)不超过2.0ms/cm。此外,基质中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30%,且应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指标确保了幼苗在生长初期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避免因基质问题导致的病害发生。
二、种子处理
在种子处理环节,标准强调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推荐使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泡的方法来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和虫卵。例如,对于番茄种子可以采用55℃的热水浸泡15分钟后再冷却至室温;而对于辣椒种子则可选择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种子发芽率,还有效预防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三、播种操作
关于播种的具体步骤,标准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首先,将预先准备好的育苗盘填满基质,并轻轻压实使其平整。然后按照规定的行距和株距均匀撒播种子,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以保护种子。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另外,播种后需要及时浇水,使基质充分湿润但不过度积水,以免影响种子萌发。
四、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整个育苗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根据标准要求,应定期检查苗床温度湿度情况,维持适宜的小气候条件。通常情况下,白天温度控制在20℃至25℃范围内,夜间不低于15℃。当发现幼苗出现徒长现象时,可通过适当降低温度或者增加光照强度来抑制其过度生长。此外,还需注意合理施肥,一般每隔7天施一次稀释后的液体肥料,每次用量不宜过多,以免烧根。
五、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障幼苗健康成长,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工作。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害虫,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治。同时也可以适量喷洒高效低毒农药作为辅助手段,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切勿滥用。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受感染植株,并彻底清理周围环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基质选择到成品苗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从业者提供了一套完整可靠的参考依据。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蔬菜育苗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