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彩叶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及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彩叶苗木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orful Foliage Seedl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11-2018《彩叶苗木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彩叶苗木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包括苗木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以下是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本植株作为采种来源。具体来说,母本植株应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稳定的彩叶性状,且至少连续两年表现出色。此外,种子或插穗需经过检疫合格后方可使用。
育苗方法
在育苗阶段,标准推荐采用扦插繁殖为主,同时结合播种育苗。对于扦插繁殖,建议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控制在10-15厘米之间,剪口平滑并涂抹生根粉以提高成活率。播种育苗则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摄氏度范围内。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品种的需求,确定适宜的行距与株距,通常为50×30厘米至80×40厘米不等。同时,定期除草松土,适时灌溉施肥,并注意排水防涝措施。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如叶斑病、蚜虫等,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首先通过改善栽培环境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其次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处理,在施药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安全。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核心条款的概述分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具体品种特性灵活调整操作细节,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