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鹅饲养的环境要求、鹅舍建设、品种选择、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技术、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肉鹅的规模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eat Goose Breeding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55-2019《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指南》是河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鹅的饲养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益。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鹅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例如,鹅舍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冬季不低于10℃,夏季不超过30℃。湿度控制也很关键,相对湿度应在50%-70%之间。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率,保证鹅群健康生长。
二、饲料与饮水
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肉鹅的成长速度和品质。标准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肉鹅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配方。同时强调了清洁饮水的重要性,要求每天更换新鲜水源,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三、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有效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的争斗现象,促进肉鹅健康成长。标准指出,在育雏期每平方米可容纳10-15只小鹅;进入育成期后则需适当降低密度至6-8只/平方米。这样既能保证每只鹅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能维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四、疫病防控
预防为主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本原则。本标准特别强调了疫苗接种计划的重要性,要求按照当地兽医部门推荐的时间表完成各类疫苗注射工作。另外还提出了加强日常巡查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寻求专业指导。
五、屠宰加工
对于即将出栏的肉鹅,在最后几天内需要停止喂食但继续提供清水,以便清理肠道内容物,提高肉质鲜嫩度。屠宰前还需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只有确认无任何传染性疾病才能允许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整个加工过程也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肉鹅饲养管理技术指南》不仅涵盖了从育雏到屠宰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这为从事肉鹅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操作依据,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