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薯准备、整地施肥、栽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鲜食甘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sh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B4104/T 088-2019)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鲜食甘薯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平顶山市行政区域内种植的鲜食甘薯生产活动。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579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这些引用文件为鲜食甘薯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 鲜食甘薯:指在收获后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直接供人食用的甘薯。
- 种薯:用于繁殖下一代植株的块根或苗。
- 病虫害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技术体系。
4. 栽培环境条件
要求栽培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方。土壤pH值以6.0~7.0为宜,并且前茬作物不宜为茄科植物。
5. 种子与种苗管理
强调选用无病虫害、健康强壮的种薯作为繁殖材料,并建议采用脱毒种苗技术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指出种薯储藏期间需保持适宜温度(10℃~15℃),湿度控制在85%左右。
6. 栽培技术要点
- 整地施肥: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以上。
-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行距与株距,通常行距60cm~70cm,株距25cm~30cm。
- 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适时追肥浇水,注意通风透光。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提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式减少病原菌基数;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手段控制害虫危害。
8. 收获与贮藏
规定了最佳收获时期为秋季霜降前后,此时甘薯干物质含量较高。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12%~14%),然后入库保存,库内温度维持在10℃~15℃之间。
以上是对《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B4104/T 088-2019)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促进当地鲜食甘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