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屠宰厂(场)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卫生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牛屠宰厂(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attle Slaughter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5-2019《牛屠宰厂(场)建设管理规范》是河南省针对牛屠宰行业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屠宰厂的建设与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1. 选址要求:屠宰厂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等敏感区域,并位于居民点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此规定是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保护居民健康。
2. 功能分区:厂区需明确划分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及废弃物处理区,各区域间应有物理隔离措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二、设施设备
1. 屠宰车间:要求配备自动悬挂输送系统、预冷装置等现代化设施,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肉品质量。这些设备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提升产品的卫生水平。
2. 检验检疫室:设置独立的检验检疫室,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专业人员,用于对原料牛及成品肉进行全面检查。这一步骤对于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至关重要。
三、卫生管理
1. 清洗消毒:规定了每日开工前后的清洁程序以及定期的大规模消毒安排。强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剂,并做好记录存档工作。
2. 个人防护:从业人员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帽,进入车间时还需佩戴口罩手套。此外还要求定期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四、废弃物处理
1. 分类收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内脏毛皮等按照类别分开存放,便于后续处置。
2. 无害化处理:对于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必须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或其他经验证有效的手段彻底销毁,杜绝再次流入市场。
五、制度建设
1. 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原料来源追踪机制,从采购到销售全程留痕,一旦发现问题可迅速定位源头。
2.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具体方案,包括疏散路线物资储备等内容,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条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