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强筋小麦高效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区域内优质强筋小麦的高效栽培生产。
Title: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mium Strong Gluten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AASS 0010-2023 优质强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播种期的确定。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细化了根据土壤温度来确定最佳播种时间的方法。
按照THAASS 0010-2023的规定,在播种前7天至10天内,需要监测耕层(通常指地表下15厘米深度)的日平均温度。具体要求是:当连续五天的日均温稳定在16℃至18℃之间时,即可认为达到适宜播种的条件。这一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更为精确,它不仅考虑到了温度的变化趋势,还特别强调了连续五天的观测数据,以确保小麦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和生长。
应用此条文的关键在于准确测量土壤温度。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设置测温点,并使用专业的温度计插入到指定的耕层深度进行测量。其次,每天定时记录温度数据,取早晚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当天的日均温。最后,连续观察五天后,如果发现日均温持续在这个范围内,则可以开始播种作业。
通过这样的操作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播种的成功率,还能有效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播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低温导致出苗困难或者高温加速病虫害的发生等。因此,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播种期的确定工作,对于实现优质强筋小麦的高产高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