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型高效农业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型高效农业生产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with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010-2016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型高效农业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域的农业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土壤改良与保育
标准要求通过合理耕作、种植绿肥作物和施用有机肥料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特别强调了在坡度较大的地块应采取梯田建设或等高线耕作法,以减少水土流失。
2. 植被恢复与保护
提倡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构建多层次防护林体系。对于已经退化的植被区域,建议先进行封育管理,待自然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入人工辅助种植。
3. 灌溉与排水系统设计
在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排水网络,防止因暴雨导致的地表径流加剧水土流失问题。
4. 农业结构调整
鼓励发展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小杂粮种植业及特色经济林果业。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坡向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比如在较高海拔处可发展苹果园,在平缓地带则可以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尽量避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此外,还应注意轮作制度的应用,以此来打破某些害虫的生活周期,降低其危害程度。
6. 监测与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长期跟踪监测体系,定期对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以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撑及时调整优化各项生产活动方案,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