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火蚁防控质量监测评估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评估指标、实施方法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红火蚁防控工作的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红火蚁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与监测评估技术规范至关重要。在TZNZ 2024《红火蚁防控质量监测评估技术规范》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新增了“环境影响评估”这一部分内容,这是为了更好地平衡红火蚁防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
下面以“环境影响评估”为例,谈谈其具体应用方法:
首先,在进行红火蚁防控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现状调查。这包括但不限于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水体分布以及周边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信息。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评估的基础资料。
其次,在选择防控措施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对非靶标生物危害较小的方法。例如,使用诱饵剂而非大面积喷洒化学药剂。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并定期检查是否有误伤其他有益昆虫的情况发生。
再次,防控结束后还需开展效果跟踪监测工作。一方面要评估红火蚁种群数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因防控活动而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如果发现异常现象,则应及时调整策略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为止。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红火蚁防控工作既高效又安全可靠。通过以上步骤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红火蚁防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