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冬枣绿色生产中日光温室的规划、设计、建造与管理。
Title:Green Production Standards Complex for Jujube Part 7: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lar Greenhouse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241.7-2019冬枣绿色生产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是陕西省针对冬枣绿色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日光温室的建造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为冬枣种植提供适宜的设施环境,保障冬枣品质和产量。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规定日光温室应建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方。要求避开风口地带,保证冬季能有效阻挡寒风侵袭,同时夏季又能利用自然通风降温。选址时还应注意远离污染源,确保周边环境清洁无污染。此外,温室布局要合理,便于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二、结构设计
日光温室跨度一般为8-12米,脊高3-4米,后墙高度2.5-3米。墙体厚度不低于0.8米,采用砖混或土坯结构均可。前屋面使用透光率高的聚碳酸酯板或玻璃覆盖,保证充足的光照条件。温室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宜过长,以方便管理。
三、采光性能
标准强调日光温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采光性能。要求温室东西延长方向与当地纬度保持适当角度,通常为25°-30°。前屋面倾斜角应在25°-35°之间,以获得最佳的太阳辐射接收量。同时,要控制温室内的遮阴面积,避免因立柱或其他构件造成不必要的阴影。
四、保温性能
为了满足冬枣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温室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墙体和后坡应选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前屋面覆盖材料要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质,并注意密封接缝处,防止冷风渗透。标准还建议在温室内部增设多层覆盖或内保温幕布,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五、灌溉系统
日光温室必须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标准要求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方式,实现精准灌溉。灌溉水源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优先使用地下水或处理后的再生水。灌溉系统的设计要根据温室面积和作物需水量合理配置,确保水分均匀分布,避免积水或干旱现象发生。
六、病虫害防控
温室建造时要考虑病虫害防控措施。标准提出在温室入口处设置缓冲间,用于人员进出消毒。温室四周要设置防虫网,阻止外部害虫进入。同时,要在温室内安装黄板、蓝板等诱捕装置,监测和诱杀害虫。还应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悬挂生物天敌释放装置,增强生物防治效果。
七、附属设施
标准还对温室的附属设施提出了要求。建议在温室附近建设储藏室、肥料库等配套设施,方便日常管理和物资存放。温室内部应设置工作台、操作通道等设施,便于生产操作。同时,要安装必要的电力设施,为照明、卷帘机等设备提供能源支持。
八、施工质量
日光温室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基础开挖深度不得小于0.5米,确保地基稳定。砌筑墙体时要保证垂直度和平整度,避免出现裂缝。安装骨架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结构牢固可靠。覆盖材料铺设要平整严密,接缝处要用专用胶带密封。
九、验收标准
日光温室建成后需要按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选址合理性、结构稳定性、采光性能、保温性能等方面。验收方法可以采用目测、测量工具检测等方式。只有通过验收的日光温室才能投入使用,确保其能够满足冬枣绿色生产的各项要求。
十、后期维护
标准还对日光温室的后期维护提出了要求。建议每年定期检查温室结构,及时修复损坏部位。对保温材料要定期检查更换,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灌溉系统要定期清洗过滤器,防止堵塞。病虫害防控设施要定期检查补充,确保正常使用。
以上是《DB61/T 1241.7-2019冬枣绿色生产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解读。这些规定为日光温室的科学建造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冬枣绿色生产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