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期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早期人民防空工程的分类鉴定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Apprais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019-2016 早期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规程》是陕西省针对早期建设的人民防空工程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建设时间较早、未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设计施工的人民防空工程。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对早期人防工程进行合理评估。
二、术语和定义
1. 早期人民防空工程:指在1978年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
2. 分类鉴定:根据工程结构安全性和防护效能,将早期人民防空工程划分为不同类别,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三、分类原则
1. 安全性评估:主要考察工程结构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影响使用安全的情况。
2. 防护效能评估:检查工程是否具备预定的防护能力,包括抗力水平、密闭性能等方面。
3. 使用功能评估:分析工程当前的实际用途及其适应性。
四、具体要求
1. 对于安全性较差但仍有保留价值的工程,应采取加固措施改善其结构稳定性;
2. 若防护效能不足,则需通过改造提升其防护等级;
3. 当工程既不安全又无改造价值时,建议拆除重建。
五、鉴定流程
1. 资料收集:包括工程原始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历次维修资料等;
2. 现场勘查:实地查看工程现状,拍照存档;
3. 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得出结论;
4. 形成报告:明确给出鉴定结果及处理建议。
六、注意事项
1. 在实施任何改造之前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审核批准;
2. 改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 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对《DB61/T 1019-2016 早期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