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设施蔬菜灰霉病的绿色防控。
Title: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Gray Mold in Protecte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081-2017《设施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防控设施蔬菜上的灰霉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生产。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指出,在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应定期对田间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等关键因素。灰霉病的发生与这些环境因子密切相关。例如,当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持续高于90%,且温度在15℃至25℃之间时,极易引发灰霉病爆发。因此,种植户需配备温湿度计,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通风换气频率,降低棚内湿气。
生态调控
生态调控是本标准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建议采取合理轮作制度,避免连作,特别是与易感病作物如番茄、黄瓜等连续种植。同时,推广高畦覆膜栽培技术,既能改善土壤通透性,又能减少病原菌传播途径。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清洁田园的重要性,要求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防止病菌滋生蔓延。
化学药剂使用原则
尽管标准主张优先采用非化学手段防治,但在必要情况下允许适量使用化学药剂。但必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杀菌剂。对于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应依据其生长阶段及抗病特性选用适宜的药剂组合。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化学药剂均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增加浓度或缩短间隔期,以免造成药害或产生抗药性。
综合管理措施
综合管理措施贯穿整个生产周期。从播种前种子处理开始,到定植后的日常管理直至收获后储藏运输环节,都应纳入考虑范围。比如,种子可用温汤浸种法消毒;幼苗移栽前可喷洒预防性保护药剂;生长期则侧重于加强肥水管理和物理隔离防护;采收前一周停止用药,确保产品安全。
以上内容基于DB61/T 1081-2017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帮助广大设施蔬菜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从而达到既增产又环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