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戒毒人员生理脱毒状态的诊断评估工作。
Title:Judicial Administrative Detoxification Assessment - Part 2: Physiological Detox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司法行政机关戒毒诊断评估第2部分:生理脱毒》(DB31/T 1166.2-2019)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司法行政戒毒机构开展生理脱毒诊断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戒毒人员进行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及具体方法。它适用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所有接受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戒毒人员。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生理脱毒评估原则
标准强调了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在评估过程中,应以医学检查结果为基础,结合戒毒人员的日常表现,采用多维度综合评价的方法。例如,在评估戒毒人员是否达到生理脱毒状态时,不仅要参考尿检等实验室检测数据,还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改变情况。这体现了全面考量的重要性。
评估指标体系
标准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理指标:如生命体征监测、血液化学分析等;
- 行为表现:包括遵守纪律情况、参与康复活动的积极性等;
- 社会适应能力:考察戒毒人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其融入社会的可能性。
每个子系统下设若干具体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标准。比如,在生理指标中,心率、血压作为基本的生命体征被列为必测项目;而行为表现则通过出勤率、完成任务质量等方面来衡量。这种细化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戒毒人员的实际恢复情况。
评估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准备阶段到最终结论形成的全过程。首先,由专业团队制定个性化评估方案;其次,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保密原则,保护个人隐私;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决策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强调了动态调整机制,即根据戒毒进程适时更新评估内容,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特殊人群处理
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戒毒人员或处于特殊生理期(如怀孕妇女)的情况,标准提出了专门的应对措施。要求在充分尊重人权的基础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开展评估工作,并可能适当延长观察期限直至病情稳定后再行判断。
总之,《司法行政机关戒毒诊断评估第2部分:生理脱毒》(DB31/T 1166.2-2019)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还特别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更多戒毒人员成功回归正常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