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草种植过程中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防治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烟草种植的虫害防治工作。
Title:Tobacco Pest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65-2018《烟草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烟草种植过程中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虫害监测
本条款强调了虫害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在烟草生长的不同阶段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具体包括:播种前检查土壤中的害虫卵块和幼虫;移栽后7天内开始第一次全面调查,之后每7天调查一次,直至采收结束。重点监测对象为烟蚜、烟青虫等主要害虫。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掌握虫害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4.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部分指出,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推荐采用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例如,当烟蚜虫口密度达到每株10头以上时,可选用吡虫啉类杀虫剂喷雾处理;对于烟青虫幼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则建议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进行防治。同时强调施药时间最好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上午9点至下午4点之间完成作业。
4.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害虫数量。此外还鼓励种植诱集植物如万寿菊作为保护带,吸引并寄生害虫天敌。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还能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5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策略主张将物理机械手段与传统农业实践相结合。比如设置防虫网防止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障碍;以及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残枝落叶等潜在藏匿场所。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烟草虫害防控体系。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及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促进当地烟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