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烤烟密集型烤房的烘烤作业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lue-curing Tobacco in Intensive Curing Bar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68-2018《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烤烟烘烤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烤房结构要求:标准规定了烤房的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建筑规范,确保烤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通风系统。这包括墙体厚度、屋顶隔热层以及门缝密封性等细节。良好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烤房内部温度和湿度,为烟叶提供适宜的烘烤环境。
2. 温湿度控制:标准强调了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温湿度变化曲线。例如,在变黄阶段,要求温度逐步上升至3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而在定色阶段,则需将温度提升到54℃左右,同时降低湿度至10%-15%。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有助于实现烟叶的最佳品质。
3. 装烟密度与排湿:根据烟叶的不同部位及成熟度确定合理的装烟量,通常每平方米挂烟量为70-90公斤。此外还提到,在烘烤过程中要适时调整风机转速以促进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定色期后期,适当加快排湿速度可以防止烟叶出现青筋现象。
4. 燃料使用与环保措施:提倡使用清洁高效的生物质颗粒作为主要燃料来源,并采取必要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指出,在使用煤炭时也应注意添加脱硫剂来降低SO₂排放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5. 安全操作规范:对于电热设备的操作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指引,比如定期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过热等问题;另外还特别提醒工作人员在维护保养期间务必切断电源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烤烟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建房选址到实际操作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等因素,为提高烤烟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