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修复和改建的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oamed Asphalt In-Place Cold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53-2018《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规范明确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等专业术语的定义。例如,“泡沫沥青”是指通过将水注入热沥青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特性的混合物,用于改善材料性能。
2. 原材料要求
第4.1节规定了原路面材料、新添加骨料以及结合料的具体要求。强调原路面材料应满足一定的级配和强度标准,新骨料需符合相关规范,并且结合料(如水泥或粉煤灰)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
3. 配合比设计
在第5.2节中指出,配合比设计应基于试验路段的结果确定最佳沥青含量及矿料比例。同时要求考虑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因素的影响,确保再生混合料既经济又耐用。
4. 施工准备
第6章详细描述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清理、机械设备检查调试等。特别提到要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测量放样,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5. 施工工艺流程
规定了从拌合到摊铺压实整个过程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比如,在拌合作业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搅拌时间;摊铺过程中则需保持连续作业并及时检测厚度和平整度;最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6. 质量检验与验收
最后一章强调了完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除了常规的外观检查外,还必须对再生层的压实度、弯沉值等多个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标后方可交付使用。
以上是对该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提高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工程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