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岩改性沥青进行路面施工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ck-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85-2018《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岩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1. 改性剂选择:标准明确指出改性剂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推荐使用SBS类改性剂,因其在改善沥青性能方面表现优异。
2. 矿料规格:矿料应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岩石,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施工准备
3. 混合料拌和:拌和设备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并配备自动记录装置。拌和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确保均匀拌和。
4. 摊铺温度:摊铺时混合料温度应不低于160℃,以保证沥青与矿料的良好结合。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性,避免停顿。
质量控制
5. 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是衡量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压实度不得低于95%,压实过程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6-10cm之间。
6. 接缝处理:横向接缝应采用平接缝,纵向接缝应尽量减少,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接缝紧密无缝隙。
养护管理
7. 开放交通条件:路面冷却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养护期间应对路面进行定期巡查,及时修补裂缝和坑槽。
以上条文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最终养护的全过程,为确保岩改性沥青路面的质量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执行,以达到预期的设计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