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压裂返排液作为回配压裂液用水的水质要求、监测和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压裂返排液处理后作为回配压裂液用水的质量管理。
Title: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Fracturing Flowback Fluid Reused as Fracturing Flui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248-2019《压裂返排液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压裂返排液处理后用于回配压裂液的水质指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悬浮物含量
标准规定悬浮物含量应不大于50mg/L。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在于,过多的悬浮物会在压裂过程中堵塞地层孔隙,影响油气开采效率。控制悬浮物含量有助于确保压裂作业的顺利进行。
2. 化学需氧量(COD)
COD不得超过80mg/L。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会干扰压裂液的化学稳定性,可能与压裂液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降低其效能。因此,严格控制COD水平对于保障压裂液质量至关重要。
3. pH值
pH值应在6.5至8.5之间。合适的pH范围可以保证压裂液与地层环境的兼容性,避免因酸碱度不当导致的化学反应或腐蚀问题。此外,适宜的pH还能促进压裂液中添加剂的有效发挥。
4. 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1000mg/L。过高的氯离子含量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并对压裂液的粘度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限制氯离子含量是保护设备并维持压裂液性能的重要措施。
5. 总溶解固体(TDS)
总溶解固体含量应不超过2000mg/L。高TDS值可能会引起结垢现象,影响井下工具的工作效率。同时,它也可能改变压裂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压裂效果。
6. 铁离子含量
铁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3mg/L。铁离子的存在不仅容易造成管道堵塞,还可能引发氧化反应,生成沉淀物,进而影响压裂液的质量及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DB61/T 1248-2019通过对这些关键参数的明确规定,为压裂返排液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水质达标,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责任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