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连续流动分析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cyanide - Continuous flow analysis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87—2019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法》是一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水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以下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其在不同类型的水质监测中的适用性。
方法原理
本方法基于连续流动分析技术,通过化学反应使样品中的氰化物转化为可检测的形式。具体来说,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显色物质,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定量分析氰化物浓度。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同时处理。
仪器设备
标准对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如连续流动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等提出了要求,并强调这些设备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且定期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样品采集与保存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样品需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并妥善保存。通常情况下,应在采样现场立即固定处理,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大于12,并尽快完成测定。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则应将样品冷藏于4℃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
分析步骤
详细描述了从样品预处理到最终读数的整个操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稀释比例的选择、试剂添加顺序以及反应时间控制等方面。特别注意的是,在加入所有试剂之前必须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清洁度。
结果计算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查找标准曲线或直接输入仪器内置程序即可得到样品中氰化物的实际浓度。同时需要注意单位换算以及有效数字保留等问题。
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检测数据的质量,标准还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例如设置空白对照实验、重复性试验以及加标回收率测试等手段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DB23/T 2487—2019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法》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