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要求、技术流程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种植的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Corn Planting with Straw Covering and No-till S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DB23/T 2479—2019)是由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种植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实现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产区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方式进行的机械化种植作业。标准中明确了“免耕播种”是指在未经翻耕或少耕处理的地表上直接进行播种作业的方式;“秸秆覆盖还田”指将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均匀覆盖于地表作为覆盖物,以达到保墒、防蚀等目的。
二、作业条件
根据标准要求,在进行免耕播种前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确保土壤含水量适中,一般情况下,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在65%至75%之间;二是检查机具状态良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三是天气状况适宜,避免雨雪天气影响作业质量。
三、作业流程及技术要点
1. 秸秆处理:收获后应尽快将玉米秸秆粉碎并均匀铺撒于地表,秸秆长度控制在5-10厘米左右,覆盖率不低于60%,以确保能够有效覆盖地表。
2. 播种准备:使用免耕播种机前,要调整好开沟器深度、覆土器角度以及施肥装置等工作部件,使其符合当地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的需求。
3. 播种作业:按照规定的行距和株距实施播种,同时施加适量底肥。播种时注意保持适当的播种速度,防止因过快而导致漏播或者重播现象发生。
4. 后期管理:播种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镇压处理,帮助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发芽出苗。此外,还需定期监测田间湿度变化,并适时灌溉补充水分。
四、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整个种植过程顺利开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性质等因素灵活调整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最终效果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