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池湖滨湿地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for Dianchi Lake Riparian Wet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滇池湖滨湿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保护滇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DB5301T 36-2019 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湿地监测提供了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湿地监测应遵循全面性、代表性、连续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置监测点时要覆盖不同类型的湿地生境,确保数据能够反映整个区域的生态状况,并且长期坚持监测以便分析变化趋势。
关于监测指标体系,规程要求包括物理化学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等,生物指标如植被覆盖率、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及污染负荷相关指标如总氮、总磷浓度。这些指标的选择基于滇池流域的特点和湿地的功能定位。
对于监测频率的规定也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水质理化参数每月至少监测一次,特殊时期比如雨季或污染事件发生后需要加密监测频次。而生物群落结构调查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以掌握动植物种群动态。
此外,规程还强调了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所有原始记录需妥善保存至少五年以上,并定期开展仪器设备校准及人员培训工作,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