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园园容绿化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绿化管理、设施管理、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城市公园的园容绿化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Park Appearance and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196-2019《城市公园园容绿化管理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公园的绿化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和生态环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1.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标准中明确规定,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生态适应性。建议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以增强植物的存活率和抗逆性。同时,植物配置需注重季相变化,确保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例如,在春季可以种植樱花、桃花等观花植物,在秋季则可增加红枫、银杏等色叶植物,丰富视觉层次。
# 2. 日常养护管理
日常养护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基础。标准要求定期修剪整形,保持植物健康生长形态。对于乔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草坪管理方面,强调适时施肥浇水,控制杂草生长,保持草坪平整美观。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水资源浪费,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 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绿化管理中的重点之一。标准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鼓励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病虫害档案资料库;推广抗病品种的应用;开展科学合理的修剪作业,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 4. 应急处理机制
针对突发情况如极端天气(台风、暴雨)、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内容。标准指出各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损失。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秩序。
# 5.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
为了增强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和支持力度,标准倡导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园林知识,比如设置标识牌介绍常见植物特性及功能、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大家爱护自然环境的热情。另外也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绿化活动中去,共同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以上是对DB44/T 2196-2019《城市公园园容绿化管理规范》中部分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