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利川工夫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法律法规批准保护的利川工夫红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Lichuan Congou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利川工夫红茶》(DB42/T 1484-2018)是湖北省发布的关于利川工夫红茶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利川工夫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加工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利川工夫红茶的产地范围限定在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建南镇、毛坝镇、忠路镇、沙溪乡、南坪乡、柏杨坝镇、凉雾乡、元堡乡、团堡镇、文斗镇、汪营镇、凉雾乡等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这一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利川工夫红茶的独特品质特征。
原料要求
利川工夫红茶的原料应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且应在上述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种植。鲜叶采摘时间通常为每年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其中以春季采摘的鲜叶质量最佳。采摘时应遵循“嫩采、匀采”的原则,确保鲜叶的新鲜度和均匀性。
加工要求
利川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萎凋过程需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鲜叶适度失水,散发青草气,增强叶片弹性。揉捻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既要保证茶叶细胞破碎率,又要避免过度揉捻导致品质下降。发酵是形成利川工夫红茶独特香气的关键步骤,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干燥工序则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固定茶叶的品质,去除多余水分。
质量要求
利川工夫红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亮、叶底红匀。理化指标要求水浸出物含量不低于36.0%,咖啡碱含量不低于2.5%。卫生指标需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试验方法
感官品质的评定采用审评杯碗法,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综合评价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和叶底。理化指标的检测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如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量法,咖啡碱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卫生指标的检测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执行。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水分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和卫生指标。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所有质量指标,当生产原料、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或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需进行型式检验。每批产品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每箱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标志标签
利川工夫红茶的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生产者名称和地址、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质量等级等内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包装、运输和贮存
利川工夫红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包装应严密、牢固,防止受潮、污染和破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剧烈撞击。贮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远离有毒有害物质。产品应按类别、规格分别堆放,堆码高度适当,确保安全。
通过对DB42/T 1484-2018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利川工夫红茶的生产规范和质量要求,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