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程序、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Current Safety Evaluation of Non-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05-2018《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导则》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安全现状评价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安全现状评价范围与内容
该标准明确指出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应涵盖矿山企业的所有生产系统、辅助设施及相关活动。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开采设计与实际开采情况的一致性;采矿方法的选择及合理性;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性。这要求企业在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生产状况,还需全面评估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标准强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例如,在识别物理性危险时,需考虑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动、噪声等问题;对于化学性危险,则要特别注意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与使用条件。此外,还应结合历史事故案例,深入剖析潜在的风险点,确保不留死角。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针对发现的问题,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如针对通风不良的情况,建议优化通风网络设计,增加通风口数量或调整风机位置以改善空气流通;对于防排水系统存在的隐患,则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管道,并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同时,还强调了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来降低人为失误带来的风险。
报告编制要求
最后,关于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整个评价过程的结果,包含但不限于基本信息、评价依据、评价程序、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并且,所有的数据资料都必须准确无误,任何推测性的结论都不允许出现在正式报告中。
综上所述,《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导则》从多个维度规范了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