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樟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术语和定义、改造原则、改造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油樟低产低效林的改造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novation of Low-yield and Inefficient Camphor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583-2019《油樟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油樟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改造对象与条件
根据标准中的第4章,油樟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产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 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不均,存在过多的枯死或病虫害严重的植株。
- 经济效益低下:单位面积产出效益远低于预期,无法满足经济需求。
改造前需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确保符合上述条件。
改造方法
标准第5章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法和技术要点:
- 抚育间伐:通过合理砍伐部分树木来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剩余树木健康生长。建议保留健康的优良母树作为种质资源。
- 施肥管理: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施加适量有机肥或复合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林地内是否存在病虫害迹象,并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
更新采伐
在第6章中提到更新采伐的重要性及实施步骤:
- 当现有林木达到一定年龄且不再具备生产能力时应考虑进行更新采伐。
- 更新采伐后需及时补植新苗,保证林地持续覆盖度不低于原有水平。
后期维护
最后,在第7章强调了改造后的长期管理工作:
- 定期巡查林区,记录变化情况;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管理策略;
- 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库便于追溯查询。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