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叶山桐子造林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毛叶山桐子的人工造林及经营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oye Mountain桐子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毛叶山桐子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其造林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DB51/T 2578-2019《毛叶山桐子造林技术标准》对毛叶山桐子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规定,用于造林的毛叶山桐子苗木应为经过检疫合格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容器苗,要求根系完整无损,主根长度不少于15厘米,侧根数量不少于6条,且不得有病虫害。在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剪去受伤或过长的根系和枝条,以促进新根生长。
二、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造林地应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或平地,pH值在5.5至7.5之间。造林前需进行彻底的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挖穴规格一般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在坡度较大的地块,应采用水平阶整地方式,以防止水土流失。
三、造林密度与配置
毛叶山桐子的适宜造林密度为每公顷1111株至1666株,具体密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调整。通常采用正方形配置,株行距为3米×3米或4米×4米。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可采用三角形配置,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四、造林季节与方法
最佳造林时间为春季(3月至4月)和秋季(9月至10月)。造林时,将苗木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然后回填表土并压实,确保苗木根颈略高于地面。造林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木成活。
五、抚育管理
造林后的第一年内,每年需进行两次除草松土,分别在春末和夏末进行。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除草松土。同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施肥,初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苗木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主要病害包括炭疽病、叶斑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等,可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
以上是DB51/T 2578-2019《毛叶山桐子造林技术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毛叶山桐子造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