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苓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猪苓种苗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
Title:Quality Standard for Polyporus Umbellatus Seedling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887-2018《中药材种苗质量标准 猪苓》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猪苓种苗的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猪苓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猪苓种苗的生产和经营。
2. 术语和定义:
- 猪苓种苗:指用于猪苓栽培的菌核或菌丝体。
- 健康种苗:指未携带病原菌且生长正常的种苗。
3. 质量要求:
- 外观:种苗应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霉变,颜色正常。
- 重量:每株种苗的重量应在规定范围内,具体数值见附录A。
- 活力:通过发芽试验确定,发芽率不得低于85%。
4. 检验方法:
- 外观检查:采用目测法,对种苗进行逐株检查。
- 重量测定:使用精确度为±0.1g的电子天平进行测量。
- 活力测定:按照GB/T 8321.9的方法进行发芽试验。
5. 检验规则:
- 组批:同一批次生产的种苗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 抽样:按GB/T 8321.1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 判定规则:若检测结果不符合上述质量要求,则判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种苗包装上应标明品种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信息。
- 包装:采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包装,确保种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 运输: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震动。
- 贮存:在阴凉干燥处存放,温度保持在10℃以下。
以上内容是对DB13/T 2887-2018中猪苓种苗质量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些规定旨在保证猪苓种苗的质量,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