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TWSJD 14.9-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9 部分 公交车驾驶作业

    TWSJD 14.9-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9 部分 公交车驾驶作业
    公交车驾驶肌肉骨骼疾患工效学预防作业
    27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8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交车驾驶作业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原则、风险评估方法及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从事公交车驾驶作业的相关人员及其管理单位。
    Title:Ergonomics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Part 14.9: Bus Driving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 封面预览

    TWSJD 14.9-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 9 部分 公交车驾驶作业
  •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WSJD 14.9-2024与旧版标准在公交车驾驶作业工效学预防方面的差异,特别分析新增的“座椅调节功能评估”要求,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提到了驾驶员座椅的重要性,但并未系统性地规定如何评估座椅调节功能。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座椅调节功能需从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高度调节范围、前后滑动距离、靠背倾斜角度、腰部支撑可调性和扶手位置调节能力。这五项指标旨在确保驾驶员能够根据自身体型调整到最舒适的工作姿势,从而减少因长期不良坐姿引发的肌肉骨骼损伤风险。

    以高度调节范围为例,具体应用时应先测量当前座椅最低与最高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确保该数值满足大多数驾驶员的需求。对于公交车行业而言,通常建议座椅高度调节范围至少达到15厘米以上,以便不同身高驾驶员都能找到合适的脚踏板接触点和视线高度。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座椅过高导致腿部悬空或过低造成膝盖过度弯曲的情况发生。

    同时,关于前后滑动距离的要求也非常重要。新版标准提出,座椅应允许至少20厘米的前后移动空间。这一调整主要是考虑到不同体型驾驶员对于腿部伸展需求的不同。例如较矮小的驾驶员可能需要更靠近方向盘以获得更好的操控感,而高大的驾驶员则需要更多腿部活动空间来维持长时间驾驶的舒适性。因此,在安装座椅时需预留足够的轨道长度,并定期检查轨道是否灵活顺畅。

    此外,靠背倾斜角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新版标准建议座椅靠背可以调节至70度至120度之间,这样既能保证驾驶员保持良好坐姿,又能适当放松身体缓解疲劳。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档位来实现精准调节,并且要确保每个档位都稳固牢靠,不会因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而产生位移。

    腰部支撑可调性和扶手位置调节能力同样不可忽略。前者要求座椅配备可上下左右移动的腰托装置,后者则强调扶手不仅要能够自由升降,还应该具备旋转功能,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支撑方式。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脊柱健康状况以及整体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座椅调节功能评估”作为TWSJD 14.9-2024新增内容之一,不仅填补了以往标准体系中的空白,也为改善公交车驾驶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指标,不仅能有效预防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还能提升驾驶员的职业幸福感和安全意识,最终促进整个公共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GDIOT 004-2024 城域窄带物联感知平台数据管理标准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