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采收加工及质量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川产道地药材附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chuan地道 Herbs - Fuz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560-2018《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附子》是一项关于四川地区附子种植和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要求
- 土壤条件:标准指出,附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这样的土壤条件能够保证附子根部健康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植管理
- 种苗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选用无病虫害、芽头饱满的优质种苗,并建议采用温水浸泡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 播种时间:规定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期,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幼苗出土和生长。
施肥与灌溉
- 施肥原则: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化学肥料。氮磷钾比例应控制在1:0.5:1左右,确保养分均衡供给。
- 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及病害加重。
病虫害防治
- 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如轮作倒茬)、物理防治(如灯光诱杀)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等。特别提到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产品安全。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时机:当植株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采收,通常是在次年的4月中下旬。
- 加工流程:新鲜附子需经过清洗、分级后立即进行烘干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直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
以上内容是基于DB51/T 2560-2018标准对附子栽培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技术指导,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