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季籼粳杂交稻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种、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一季籼粳杂交稻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ngle-season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72-2019 一季籼粳杂交稻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一季籼粳杂交稻的栽培技术。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条文】3.1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用清水浸种48小时,期间换水2-3次。
【解读】种子处理是确保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的关键步骤。晒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清水浸种与换水能够有效软化种皮,促进发芽,同时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条文】5.1 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解读】适宜的播种期对于籼粳杂交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此时间段内温度适中,有利于秧苗健壮生长,避免早春低温或晚春高温对秧苗造成不利影响。
【条文】6.1 插秧密度: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行距25cm,株距16cm。
【解读】合理的栽插密度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群体结构合理。过密会导致植株间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而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降低产量。
【条文】7.2 施肥原则: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分两次施入,分别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
【解读】科学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氮肥促进分蘖和籽粒形成,磷肥有助于根系发育和光合作用,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分次施肥可满足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肥害。
以上内容为DB36/T 1172-2019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一季籼粳杂交稻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