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穗柯矮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多穗柯矮林的培育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Dwarf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多穗柯矮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1163-2019)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多穗柯矮林培育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多穗柯矮林的培育与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即江西省及多穗柯矮林。
二、术语和定义
1. 多穗柯:壳斗科柯属植物,落叶乔木。
2. 矮林:指通过人为措施使树木保持较低高度的林分类型。
此定义有助于理解标准中提到的“矮林”具体指代何种类型的林分。
三、造林地选择
应选在海拔200米至800米之间,坡度小于25度,土壤pH值4.5至6.5,土层厚度不低于30厘米的地块。这些条件确保了多穗柯生长所需的环境因素,如适宜的高度、坡度、土壤酸碱度和厚度等。
四、整地与栽植
整地要达到全面深翻,深度不少于30厘米,并清除杂草根系。栽植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650株至2250株之间。合理的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适当的栽植密度则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五、抚育管理
1. 幼林期每年进行2次至3次除草松土,深度5厘米至10厘米。
2. 成林期每年施肥一次,氮磷钾比例为2:1:1,施肥量依据树龄确定。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杂草竞争,促进根系发育,同时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六、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扩散蔓延。这种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林木健康生长。
七、采伐更新
当林分郁闭度降至0.4以下时,可进行择伐更新作业。择伐强度不得超过林分总蓄积量的30%,以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规定旨在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破坏。
八、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造林设计、施工记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更新等内容。档案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良好的档案管理有助于追溯历史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