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的紫外荧光法测定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本文件适用于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mg/kg~5000 mg/kg。
Title: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 in Alcohol-based Fuels -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028-2019标准规定了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测定的紫外荧光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标准适用于醇基燃料中总硫含量的测定,其测定范围为1mg/kg至5000mg/kg。这一范围覆盖了大部分醇基燃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确保了检测结果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在仪器准备阶段,要求将仪器按照说明书预热至少30分钟。这是为了保证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获得更精确的测试数据。
样品处理部分指出,需将样品摇匀后取样,并通过0.45μm滤膜过滤。这样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对于样品进样量,标准建议控制在20μL到30μL之间。合适的进样量既能保证信号强度,又能防止因浓度过高导致的仪器过载。
结果计算采用公式S = (C × V) / m,其中C表示由校准曲线得出的硫含量浓度,V代表样品体积,m是样品质量。通过此公式可准确计算出样品中的总硫含量。
最后,标准强调了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要求。当两个独立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重复性限r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超过再现性限R,则需重新采样并测试。
以上内容为DB13/T 5028-2019标准中关于醇基燃料总硫含量测定的重要条款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