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冀西北寒旱区甜菜简易机械抗旱补水栽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机械栽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冀西北寒旱区甜菜的机械化抗旱栽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resistant and Water-supplementing Planting of Sugar Beet with Simple Machinery in Cold and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Heb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996-2019《冀西北寒旱区甜菜简易机械抗旱补水栽植技术规程》是针对河北省西北部寒冷干旱地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甜菜的种植提供了从整地到田间管理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确保了甜菜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高产稳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整地与施肥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甜菜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细耙,耕作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要求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作为基肥,并配合使用磷酸二铵20公斤和硫酸钾10公斤作为种肥。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甜菜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播种方法
播种时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行距控制在45至50厘米之间,株距保持在20至25厘米左右。种子下种深度应在3至4厘米范围内,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以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发芽出苗。此外还强调了播种时间的选择,一般建议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尽早播种,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
抗旱补水技术
针对冀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本标准特别提出了抗旱补水的具体措施。首先是在播种前后各灌一次透水,保证土壤湿润度适宜;其次是在幼苗期视天气情况适时灌溉,避免出现干旱胁迫现象;最后是在甜菜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灌溉,防止后期徒长影响品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甜菜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规定了主要病虫害如根腐病、黑斑病以及地下害虫等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策略。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源基数。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处理,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收获与贮藏
甜菜的最佳收获时期通常是在霜降之后,此时块根含糖量最高。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水,然后入库堆藏。库房内温度应控制在0℃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85%以下,定期检查是否有霉变或虫害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综上所述,《冀西北寒旱区甜菜简易机械抗旱补水栽植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甜菜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还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从而实现甜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