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卫生微生物样品的收取、运输、保存和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食品生产企业、环境监测机构等对卫生微生物样品进行收取和检验的相关单位。
Title:Principles for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Hygiene Microbiology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51-2019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卫生微生物样品采集与检验的基本原则。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
标准要求样品采集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这意味着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采样工具和环境的清洁,避免外界污染。例如,第4.1条规定,采样前应对采样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使用经过灭菌的采样工具。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样品保存与运输
关于样品保存,标准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根据第5.1条,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品需要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如冷藏或冷冻。这样做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防止样品变质。此外,第5.2条指出,样品从采集到实验室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规定时限,通常为24小时,以确保样品的新鲜度。
检验方法
标准对检验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第6.1条指出,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检验方法。如果这些标准不适用,则可选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第6.2条要求实验室定期验证其使用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部分,标准在第7.1条中规定,检验报告必须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检验结果等内容。并且,在第7.2条中提到,报告应当及时送达委托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报告的形式应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
以上是对DB22/T 351-2019中几个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理解并正确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