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景区森林防火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火组织与责任、防火宣传教育、火源管理、防火设施设备、防火巡查与监测、火灾应急处置及预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各类旅游景区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Scenic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796-2019景区森林防火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旅游景区森林防火的吉林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在防火组织管理方面,标准要求景区应建立完善的防火组织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防火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防火工作。这体现了防火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需求。景区需制定年度防火计划,并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和培训活动,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防火知识和技能。
对于火源管理,标准强调严格控制景区内各种可能引发火灾的火源。具体措施包括禁止游客携带火种进入重点防火区域,在显眼位置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以及对吸烟点进行严格管控。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
在设施设备方面,标准规定景区应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维护保养。例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设备的数量和位置要合理规划,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取用。此外,还应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如视频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火情。
应急响应机制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预案内容应涵盖报警程序、疏散路线、救援力量调配等方面。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22/T 1796-2019景区森林防火管理规范》从多个层面为景区森林防火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升景区的防火管理水平,保障游客和景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