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刍动物颗粒饲料生产的基本要求、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废弃物处理等。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反刍动物颗粒饲料的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Produc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uminant Pelleted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13-2018《反刍动物颗粒饲料生产操作规程》是一项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反刍动物颗粒饲料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验收
标准要求对所有进厂的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感官检测、水分含量测定以及必要的微生物检测。特别强调了对霉变、杂质超标或农药残留超标的原料不得使用,以防止有害物质进入饲料生产环节。
2. 粉碎与混合
在粉碎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筛网尺寸,并控制好粉碎后的粒度分布,以利于后续制粒工序。混合过程则需保证均匀性,避免因混合不均导致营养成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 制粒工艺参数
制粒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指出,适宜的制粒温度通常在70℃至90℃之间,这样既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又能保持维生素活性。同时,合理的模孔设计可以提高产量并减少能耗。
4. 冷却与包装
经过制粒后的颗粒饲料需要经过冷却处理来降低其温度和水分含量,这一步骤有助于延长储存期限。最后,在包装前还应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确认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入库。
5. 设备清洗与维护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标准还特别提到生产设备应当定期彻底清洁,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每次更换产品类型或者批次时都必须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清理,防止交叉污染。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反刍动物颗粒饲料的整体品质,同时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饲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