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褐牛305天产奶量的校正技术方法、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褐牛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的产奶量校正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rection of 305-day Milk Yield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褐牛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良种牛之一,其产奶性能直接影响养殖效益。DB65/T 4085-2018《新疆褐牛305天产奶量校正技术规范》为科学评估新疆褐牛的产奶能力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校正产奶量应以305天为计算周期。这一规定基于国际通行做法,既能反映泌乳高峰期的产奶水平,又能兼顾泌乳后期的持续性。标准要求校正时需扣除干乳期天数,并将实际泌乳天数折算为305天。
其次,标准对校正系数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研究结果,不同胎次的新疆褐牛应采用不同的校正系数。例如,初产牛的校正系数为4.9%,而经产牛则为5.5%。这种差异化处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胎次间的产奶规律。
再者,标准强调校正过程中必须剔除异常数据。包括泌乳初期因疾病导致的低产期、特殊管理措施影响下的非正常产奶量等。通过严谨的数据筛选,可以确保校正值的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要求校正后的数据应与体重、体高、体斜长等体型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这有助于全面评价个体的生产性能,为选种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标准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校正工作,如建立数据库、开发专用软件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对比分析。
综上所述,DB65/T 4085-2018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新疆褐牛305天产奶量校正的技术流程,对于提升新疆褐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