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籽粒中锌、铁、硒、镁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级指标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籽粒中锌、铁、硒、镁微量元素含量的质量评价。
Title:Grading Standard for Zinc and Other 4 Trace Elements in Wheat G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STEI 0002-2024 小麦籽粒锌等4种微量元素的分级标准》中关于小麦籽粒锌含量分级的变化为例,深入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在旧版标准TSTEI 0002-2018中,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分级较为宽泛,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等级。而新版标准将锌含量细化为五个等级:极低、低、中、高和极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增了“极低”和“极高”两个等级,二是各等级的锌含量阈值更加精确。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低”等级的小麦籽粒锌含量范围是25-35mg/kg,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范围被拆分为两个子区间:25-30mg/kg定义为“低”,30-35mg/kg则归入“中”。这样的调整使得分级更为细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小麦籽粒锌含量的真实水平。
这一变化对于指导小麦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育种者可以根据新的分级标准,更精准地设定目标锌含量区间,从而培育出满足特定需求的小麦品种。同时,这也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检测方法的规范性。为了确保锌含量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并严格控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标准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TSTEI 0002-2024》通过优化锌含量分级体系,不仅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和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