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城乡园林绿化中木本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植物选择与搭配以及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城市和乡村的各类园林绿化工程中木本植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Woody Plant Configur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982-2019《城乡园林绿化木本植物配置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园林绿化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城乡园林绿化中木本植物的选择、配置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园林绿化的科学性和生态效益。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域内城市、乡镇及村庄的园林绿化工程。标准明确了“园林绿化”、“木本植物”等核心术语的定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例如,“园林绿化”被定义为通过种植树木、灌木等植物来改善城市和乡村环境质量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绿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树种草,而是综合考虑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的系统性工程。
二、植物选择原则
在植物选择方面,标准提出了“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具体而言:
- 乡土树种优先:标准特别强调应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自然环境。
- 多样性与稳定性结合: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又要避免过多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风险。
三、植物配置模式
标准详细规定了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模式及其适用场景:
-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公园绿地、道路两侧等开阔区域。乔木作为主景提供遮荫效果,灌木填充中间层次增加丰富度,地被植物则覆盖地面减少裸露面积。
- 孤植与群植结合模式:对于一些标志性建筑或节点位置,可以采用孤植树种突出视觉焦点;而在较大面积范围内,则可采用群植方式形成壮观景象。
- 垂直绿化模式:针对空间有限但需要较高绿化覆盖率的情况,如墙体、桥梁等垂直面,推荐使用攀援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四、养护管理要点
标准还对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给出了指导建议:
- 定期修剪整形,保持植物健康生长状态;
- 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 合理灌溉施肥,确保植物获得充足养分供应;
- 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总之,《城乡园林绿化木本植物配置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地方性技术文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以实现城乡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