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都水族马尾绣技艺展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展示内容与形式、展示场所及设施、人员要求、服务质量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三都水族马尾绣技艺的展示及相关活动。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Demonst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he Water Ethnic Group's Horsehair Embroidery Skills in Sandu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三都水族马尾绣技艺展示规范》(DB 5227/T056-2018)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传承水族特有的传统手工艺——马尾绣。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马尾绣”是指以马尾纤维作为基础材料,结合水族传统刺绣技法制作的一种特殊绣品。这一定义强调了马尾纤维的独特性及其在技艺中的核心地位。
展示环境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展示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并且要远离强光直射。此外,展示区域需保持清洁,避免尘埃污染,确保展品的安全存放和观众的良好体验。
工艺流程展示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设计图案到成品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1. 图案设计:要求图案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水族文化内涵。
2. 材料准备:除了马尾纤维外,还需选用优质丝线等辅料。
3. 刺绣操作:包括穿针引线、打结固定、连续缝制等具体手法,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指南。
4. 成品检验:检查绣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如颜色搭配是否和谐、线条是否流畅等。
技能培训与考核
为了保证展示人员的专业水平,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练习两部分,并设置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者才能正式参与展示活动。
安全管理措施
考虑到展示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例如,在使用剪刀、针等工具时必须小心谨慎;对于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同时还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来促进三都水族马尾绣技艺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