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路线、主要措施及监测与评估。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内入湖河流的旁路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ypass Treatment of Inflow Rivers in Plateau Lak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951-2019《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治理技术规范》是云南省针对高原湖泊保护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适用于云南省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及其入湖河流的旁路治理工程。这为后续具体条款的应用提供了地域和环境条件的限定。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旁路治理”是指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等设施,将部分入湖河流水体引入旁路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入湖泊的过程。这一定义有助于理解整个治理过程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手段。
再者,标准要求旁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例如,设计时需确保旁路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季节水量变化,并且要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
对于旁路系统的建设和材料选择,标准强调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特别提到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有植被尽量保留,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在运行维护方面,标准规定了定期清理旁路系统内的淤积物,监测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等内容。这些措施旨在保证旁路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应急响应机制的要求,在遇到突发性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进入湖泊的危害。
最后,标准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旁路治理效果,并提倡公众参与监督整个治理过程,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
以上就是DB53/T 951-2019《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治理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