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技术的基本要求、雷电防护措施、接地系统设计及检测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云南省高原地区安装和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设计、施工及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Plateau Wind Turb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6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原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技术规范》(DB53/T 946-2019)是针对高原地区特殊环境制定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在1500米至3500米之间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设计、施工和维护。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了其在特定地理条件下的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 直击雷防护:指通过安装避雷针或其他装置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设备或建筑物。
- 感应雷防护:针对雷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对电气设备的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
3. 防雷系统构成:
- 风力发电机组应配备完整的外部防雷系统(如接闪器、引下线等)和内部防雷系统(如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等)。
- 外部防雷系统的设计需考虑风轮直径、塔架高度等因素,以确保能够有效捕捉并引导雷电流安全入地。
4. 接地装置:
- 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若实际测量值超过此限,则需采取增加垂直接地体数量或长度等方式降低电阻值。
- 所有金属部件均应可靠接地,并形成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5. 监测与维护:
- 定期检查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网的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 记录每次雷击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位置以及损坏程度,以便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并优化改进方案。
6. 特殊环境适应性:
- 考虑到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烈等特点,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选用耐腐蚀性强、抗老化性能好的产品。
- 加强对绝缘子串污秽积累的监控,必要时可采用自洁型绝缘子替代传统类型。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旨在保障高原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