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山松低质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华山松低质低产林的改造及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formation of Low-quality and Low-yield Pinus armandii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935-2019 华山松低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地方标准,为华山松低质低产林的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改造对象与目标
规程明确指出,改造的对象主要是生长不良、结构不合理、产量低下的华山松林分。改造的目标在于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来说,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树种组成以及提升林地肥力等措施,使林分逐步达到优质高效的状态。
林分结构调整
在林分结构调整方面,规程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合理疏伐:对于过密的林分,应采取渐进式疏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大规模砍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混交造林:鼓励采用针阔叶混交模式,增强林分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 抚育间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林分实施相应的抚育间伐作业,确保保留足够的优良木种群。
土壤管理与施肥
土壤管理和施肥是提高华山松产量的重要环节。规程建议:
- 定期开展土壤调查分析,了解土壤类型及养分状况。
-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施加适量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促进树木健康成长。
- 注意保护表层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增加覆盖物以维持土壤湿度。
病虫害防治
针对华山松常见的病虫害问题,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策略:
- 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初期病虫害迹象。
-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于化学药剂喷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使用。
检查验收标准
最后,在完成各项改造工程后,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检查验收。规程要求:
- 检查内容涵盖林分结构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土壤改良效果如何、病虫害防控成效等多方面因素。
- 验收过程中要记录详细数据资料,作为后续管理和决策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DB53/T 935-2019 华山松低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现有华山松林分的质量和产量,还能促进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