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种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云纹石斑鱼的种质鉴定与质量控制。
Title:Quality Standard for Epinephelus moara (Cloudy Grouper) Germplas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255-2019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云纹石斑鱼的种质特性、繁殖与养殖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质特性:标准明确规定了云纹石斑鱼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包括体色、体型和鳞片等外观特征。例如,云纹石斑鱼应具有明显的云状斑纹覆盖全身,体长与体高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鳞片紧密排列且无明显损伤。
2. 亲本选择:对于作为亲本使用的云纹石斑鱼,标准要求其必须具备良好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具体而言,亲本年龄应在适宜范围内,体重需达到特定标准,并且没有遗传缺陷或疾病史。
3. 繁殖技术:标准详细描述了云纹石斑鱼的人工繁殖过程,强调了水质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水温维持在24℃至28℃之间,盐度保持在28‰至32‰范围内。此外,还规定了饵料投喂频率及种类,以确保亲鱼能够顺利产卵。
4. 苗种培育:苗种培育阶段需遵循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防止病害发生。标准指出,在整个培育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至最佳状态。
5. 质量检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标准还设置了多项检测指标,比如外观检查、生长速度测定以及免疫能力评估等。这些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35/T 1255-2019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不仅涵盖了从亲本选择到成品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求,而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为促进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