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剪刀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碳素钢、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日用剪刀和其他用途的剪刀。
Title: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Sciss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Y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9.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剪刀通用技术条件》(DB35/T 1842-2019)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剪刀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4.1 外观质量
剪刀的外观应无明显划痕、裂纹或变形等缺陷。表面处理层应均匀牢固,不得有起皮、脱落现象。这一条款强调了剪刀作为日常用品的美观性和耐用性,确保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观瑕疵影响体验。
# 4.2 尺寸偏差
剪刀的长度、宽度、厚度等主要尺寸允许偏差范围应在±1mm之内。此规定旨在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正常使用。
# 4.3 材料性能
剪刀所使用的钢材硬度应在HRC56~HRC62之间。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剪刀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较高的硬度可以有效提升切割效果并延长刀刃保持时间。
试验方法
# 6.1 外观检查
采用目视法进行外观质量检测,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观察细微处。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能够快速发现表面存在的各种缺陷。
# 6.2 尺寸测量
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对剪刀的各项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实际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通过科学准确的方法来验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要求。
检验规则
# 7.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都必须经过出厂前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及材料性能测试。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准予出厂销售。
# 7.2 型式检验
在新产品投产、原材料来源发生重大变化或者生产工艺出现较大调整时需开展型式检验。这种全面性的评估有助于确认整个生产流程是否仍然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加以改进。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8.1 标志
每个包装单元上都应该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等内容。这些基本信息对于消费者选购商品以及售后服务非常重要。
# 8.2 包装
剪刀应当妥善封装于防潮、抗震且易于搬运的包装箱内,防止运输途中受到损坏。此外还需附带必要的说明书和保修卡等相关资料。
# 8.3 运输
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碰撞导致损伤。同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中,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 8.4 贮存
成品应存放于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其他可能引起腐蚀的因素。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处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以上就是关于《剪刀通用技术条件》(DB35/T 1842-2019)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