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棱体强夯处理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的重力式沉箱码头工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Compaction Treatment of Gravity Caisson Dock Wedge Body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944-2019 重力式沉箱码头棱体强夯处理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重力式沉箱码头棱体强夯处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强夯范围和深度确定
根据标准第5.1节,强夯范围应覆盖整个棱体表面及两侧一定宽度区域,确保地基均匀性。强夯深度需根据土层性质、承载力要求以及现场试验结果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强夯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标高的下限值,并且要考虑到后续施工可能对地基的影响。
2. 夯击能的选择
在第5.2节中指出,选择合适的夯击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推荐采用试夯法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即通过改变落锤高度或锤重来进行多次试验,以找到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经济合理的夯击参数组合。一般而言,对于砂土层,建议使用较高的夯击能;而对于黏性土,则需要适当降低夯击能以免造成过度扰动。
3. 施工顺序与间隔时间
按照第5.3节的规定,在同一区域内应先进行主夯然后再补夯。两次夯击之间至少要间隔两周以上的时间,以便让地基充分固结恢复强度。此外,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施工也应遵循从边缘向中心推进的原则,这样可以避免相邻部位因过早加载而产生不利影响。
4. 质量检验方法
标准第6章专门论述了质量检验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测试以及钻孔取样分析等手段。其中静载试验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经过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动力触探则可以快速获取场地内各点位的地基条件信息;最后通过钻孔取样还可以进一步验证土样的物理力学特性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5. 安全措施
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在执行强夯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见第7章)。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等等。
综上所述,《DB13/T 2944-2019》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上述原则,同时还要注意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