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菌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香菇菌棒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iitake Mushroom Lo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43-2019《香菇菌棒生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香菇菌棒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菌种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且高产优质的香菇品种。在菌种处理上,强调要对菌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无杂菌污染,并在适宜温度下进行活化培养,以提高发芽率和活力。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影响香菇的生长发育。标准规定了木屑、麸皮、石膏粉等主要原料的比例,同时指出需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水分含量,保证混合均匀,避免结块现象发生。
装袋与灭菌
菌棒装袋时应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导致透气性差影响菌丝生长,过松则容易造成变形。灭菌环节至关重要,高压蒸汽灭菌时间为8小时以上,目的是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为后续接种创造无菌环境。
接种与发菌管理
接种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后的菌棒应置于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保持在70%左右的环境中发菌。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问题。
出菇管理
当菌棒表面长满白色菌膜后即可进入出菇阶段。此期间需要调节温湿度,白天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夜间降低温度促进子实体分化。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花菇形成。
以上内容只是对DB52/T 1443-2019部分内容的简单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